秦可卿,乳名可卿,是中国古典小说《红楼梦》中的艺术形象。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,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!
秦可卿在焦大醉骂“爬灰”后一病不起,药石罔效。宁国府延请名医也不见效。关于秦可卿的病,来历很是蹊跷,有这么几种说法。
一,秦可卿因与贾珍不轨,被焦大当众骂出来,羞愧难当一病不起。
这种说法对“爬灰”绘声绘影,并不可信。别忘了曹雪芹用的是“爬灰”二字,而不是“通奸”。两者区别巨大。
爬灰可以是贾珍单方面行为,无论是否实施,有心就算。秦可卿可以毫不知情。
通奸则必然是双方苟且,没有无辜。
以秦可卿的性格,贾母、王熙凤对她的认可,根本不存在秦可卿是个无耻坏女人的可能。毕竟焦大能知道的事,贾家一定早都传开。
王熙凤浑不在意与秦可卿亲密,只能是“爬灰”为焦大信口雌黄,纯属子虚乌有造谣。
二,尤氏说秦可卿行事谨慎、细致,心思极重,才是秦可卿病源。正因为听到焦大醉骂百口莫辩,才让秦可卿又急又愤而生病。
三,君笺雅侃红楼认为秦可卿的病与香菱一样,都是“血分中有病”,最终酿成血竭之症。
血竭之症又叫“干血症”,女子慢慢油尽灯枯而死。最难在就算治好,也不容易怀孕。这也是贾家上门的几个太医出工不出力的原因。治好了病又要治不孕不育,怎么都是他们的难处,还不如死了的好。
太医们各执一词,秦可卿的病情却越来越重。赶巧冯紫英上门举荐曾经的老师张友士是个名医。
张友士进京是给儿子捐官,找冯紫英帮忙。冯紫英来贾府应该就是为此事。双方各取所需,张友士也责无旁贷尽心为秦可卿治病。
不过,关于秦可卿能否痊愈,张友士也打起了太极拳。
(第十回)贾蓉看了,说:“高明的很。还要请教先生,这病与性命终究有妨无妨?”先生笑道:“大爷是最高明的人。人病到这个地位,非一朝一夕的症候,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。依小弟看来,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。总是过了春分,就可望痊愈了。”贾蓉也是个聪明人,也不往下细问了。
贾蓉关心秦可卿生死,张友士却不打包票,这是医生的职业习惯。治得了病,治不了命,有些事谁也说不好,哪里有百分百胜率。
但为了让贾蓉放心,他也给出个大概,“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,总是过了春分,就渴望痊愈了”。其实就是委婉地说一定能好。
贾蓉也是聪明人,就不再继续追问。
张友士又称张太医,但当时的他并不是太医,推测是治疗秦可卿后,被贾家举荐为太医。
这个细节变相证明秦可卿被张友士治好了。否则他也不一定能成为太医。
然而,就当读书人为秦可卿担心时,她却突然死了,也不知道病到底好没好!
从秦可卿的判词来看,她的死是上吊自尽,与生病无关但明明病重,又怎么会上吊自尽呢?
其实,秦可卿死的时间被曹雪芹故意混淆。看似紧跟着张友士看病之后不久,实则并不是。她不但挺过了冬天,春天夏天也过了,直到第二年秋天,与林如海一样死在了九月初三!
曹雪芹没写秦可卿的死亡时间,却通过林如海交代得清楚。
秦可卿的病最危险在冬至,她顽强挺了过去,张友士的药有作用。
这年年底林如海突然传来病重消息,贾母急忙派贾琏护送林黛玉回扬州。
贾琏和林黛玉走后,王熙凤和平儿还在计算脚程时,半夜传来秦可卿死讯。看似就在过年前后,秦可卿的病没好。
然而,秦可卿死后的五七正五,也就是第三十五天时,跟着贾琏的小厮昭儿回来报丧,说林如海于九月初三巳时去世,贾琏还吩咐将大毛的衣服带过去。
林如海的死亡时间准确到时辰,证明林黛玉回扬州已经近一年,林如海也死去一个多月。
林如海死于九月初三巳时,当时扬州到京城走京杭大运河差不多要一个月。前后再有耽搁,秦可卿可以肯定也是死在九月初三的半夜亥时。好巧不巧正与林如海同日不说,时间还黑白对应。应了白居易的《暮江吟》:
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
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。
李白有诗形容安史之乱后,太上皇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“双悬日月照乾坤”,正是《红楼梦》太上皇与皇帝二圣同朝的局面。
太上皇是残阳,皇帝是新月,又与《暮江吟》九月初三的情景对照。
秦可卿和林如海死于九月初三,成为贾家抄家导火索。贾家作为太上皇老臣,不容于新皇帝,又是“双悬日月照乾坤”的局面。
闲言少叙,能够肯定秦可卿吃了张友士的药,已经病情痊愈,她的死是在天香楼强遭到贾珍侵犯。“造衅开端实在宁”,与生病无关。
曹雪芹删除“淫丧天香楼”一段故事,才让人感觉秦可卿是病死,其实判词图画说明上吊而死的真相!